光復台灣沒有計畫?戳穿「台灣地位未定論」不容質疑的神話

了解事實,尊重學術,正視歷史,傳播真相。

網路上自稱專家、學者,從各種角度聲稱台灣地位至今未定的人比比皆是,近期有一篇報導則稱:國民黨創造了「台灣光復」政治神話,而蔣介石卻從未有光復台灣的作戰計畫。

網址如下: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75462


我們開門見山,直接反駁:

首先,如果國府真沒有作戰計畫,就不需要特地培訓人員為接收做準備(關鍵字:台灣行政幹部訓練班,1944年9月成立,是國府「台灣調查委員會」的附屬單位,請大家查)。

其次,如果國府真沒有作戰計畫,就不需要在諸多宣言中強調日本必須歸還台灣(關鍵字:波茲坦公告、開羅宣言)。光從這兩個簡單的事證就能說明台灣光復完全是有備而來。


而且台灣光復是1945年,國民政府敗退是在1949年,又不是國府敗退時狗急跳牆把台灣打下來台灣才因此光復的。然而這篇報導,卻僅僅因為國府戡亂失利,就把國府講得好像是被共產黨打到狗急跳牆所以才打台灣,毫無計畫,還從寄人籬下變成喧賓奪主似的。且看本時空的國府即便是戡亂失利,也不像報導說的沒有計畫,若是戡亂沒有失利呢?就更不像報導說的沒有計畫了!


沒有一個政府是完美的,我們尊重歷史真相與學術自由,後人完全可以根據考證來批評這些計畫與準備做得不足,甚至做得非常爛。只要有史料、有證據我們都歡迎批評,但要說「從未有光復台灣的計畫」,這顯然是罔顧事實,說不通的。


另外再加碼,根據我國國發會檔案管理局的詳述,報導內再次提及的「託管地神話」也再度證明台灣光復不但是有備而來,還多次經過二戰勝敗兩方在法理層面的互助與商討。網址如下:

https://art.archives.gov.tw/Theme.aspx?MenuID=200


從中為讀者汲取兩大重點:

一、國府計畫光復台灣的實物證據最早可以追溯到1943年,仍是在二戰期間,這就說明台灣光復確實是早有計畫。

二、按內文重點,由於台灣並非中國戰區(本篇報導剛好提供佐證,台灣當時是隸屬太平洋戰區),但日本又已答應屢行波茲坦宣言(即歸還台澎等),為此日方提醒:如果直接進駐接收會面臨國際法的技術問題。於是為解決此問題,又經中美雙方討論,最後決定先進行軍事占領,把台灣變成中國戰區之後,如此便可在法理與事實上都名正言順收復台灣。然而,國際法也規定:降伏文書的一切條件,只有等「和約」出爐,正式宣告終止戰爭狀態之後才能算數。因此,蔣先生對陳誠說:「台灣法律地位與主權,在對日和會未成以前,不過為我國一托管地之性質」是完全沒錯,而其中的關鍵——《中日和約》亦於1952年簽訂生效,也就等同宣布《降伏文書》有效,讓台灣在法理上正式脫離託管地性質,而成為中華民國的領土了。


所以,「台灣光復」還是「詐騙」嗎?顯然報導寫的結論、帶的風向才是詐騙!這類說詞最致命的缺點,就是只會把視野侷限在《舊金山和約》僅提放棄領土」一處,卻絕口不提《降伏文書》的存在,無論他們說法如何新、如何變。因為只要《降伏文書》還存在一天,他們的說法就一天不能成立!


所以他們才會一面如專家般反覆強調《舊金山和約》的國際法細節,卻又一面如史盲般完全不討論其他相關文件,掩埋《降伏文書》生效的事實。不惜瞞天過海,也要讓台灣人忘記《降伏文書》,就像讓中共要讓中國人忘記六四一樣!雖然人們總是說歷史總是成王敗寇,任由勝利者所書寫,可今天看來,歷史並非勝者之頌或敗者之辯,而是真假史話比誰音量大、次數多的無限競賽!

了解事實,尊重學術,正視歷史,傳播真相。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