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民族主義之危害》

各位好。


大家都是愛護國家民族的有志之士,所以國家民族在各位心中分量究竟占了多少,自然是不言自明。「民族」在今日的話來說,可謂一種「想像的共同體」,意即你家跟我家也許沒有什麼親屬關係可言,但我們卻能因為這個得到共同的聯繫,在緊急危難的時候發揮手足情誼,團結在一起。我們不過是利用報紙、媒體,或是因為有相同的語言、文字、文化(生活方式)、宗教而享有同時、同地區、相同的歷史命運,從而有相同的生存利益關係,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關於民族的話題時,所會聽到的「唇亡齒寒」、「生死與共」...的關係。


當然,愛護民族、保護本國人民的生存利益並不是一件壞事;出於袒護之心而對攻擊本民族的人有所批評、並對本民族文化加倍推崇,也是人之常情。因為人人都有自己極力希望捍衛的事物,比如對一般人而言「家庭」一事最為常見。那我們今天也退一萬步,假設這些主張「極端民族主義」的人都是一些熱愛民族心切的善良人士,那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呢?以我個人私見以為,我可以理解並贊成他們「善心」的那一部份,但我是絕對不接受他們的思維、主義與辦法的。


可這都退一萬步了,為什麼還要拒絕呢?難道在救國救民的實務上,極端民族主義就沒有作為猛藥成功過嗎?其實是有的。這個成功的案例就是大家熟知的德意志第三帝國,或稱納粹德國──直到今日仍以陰霾、榮光、迷因...等等形式存活在大家的心中。為何他能活得如此成功,不正是因為他在德國形勢最低迷的時候,創造了以及種種可觀的發明、破壞與建設嗎?尤其德國的工業即便到戰後依舊不容小覷,這一點光迷因就夠年輕世代玩一輩子了。而這一切,其實都有賴於當時的元首希特勒將共產黨、猶太人、LGBT等干擾掃出國家,實行正確的經濟政策,威瑪共和時代的衝突、摩擦與街頭鬥毆現象也因此消失,失業率也急速下降,更有資本可以擴張本民族生存空間,解決人口過剩的問題──這不正是現代人在混亂的社會中所期望的秩序嗎?顯然,將國家所有權力「極端地」──或說全權交給一位「元首」,用「極端的」意識形態猛藥「暫時」拿來救國救民,成效又快又好,好像也不錯?


是的,我們不論從以上或是從迷因,或是正式一點──從歷史教科書與文獻看透了德意志第三帝國基於實行主義而實現的種種傲人成就。真的是又快又好,簡直就像裝了火箭的跑車一樣,帶領德國一飛衝天。但同樣就像裝了火箭的跑車一樣,一旦飛上去就再也踩不住煞車,更遑論回到地面──是的,我們這時就要講到他的暴走與毀滅了。


你也許可以將納粹德國的失敗歸咎於周邊國家總是因為不理解納粹而處處針對他、圍堵他,導致納粹德國不得不採取侵略行動,最終在多國圍攻的情形下覆滅。但是代號「T-4」這種系統性殺害本民族患有身體殘疾或心理、精神疾病患者的行動,納粹德國同樣難咎其辭。民族優生學到最後的發展,就是將本民族也當作一個活生生的人,所以要毫不留情的將任何一個對身體而言無用的細胞,也就是對本民族而言「無價值的生命」徹底抹除。但人不是細胞,人是比單一細胞還要高等的存在,都具有獨立的思想與人格,誰都不希望自己是被消滅的那個。果不其然,該計劃遭到了當事人的父母、部分基督教知名人士,尤其是羅馬教廷的強烈反對。但最後納粹政府的決定是如何?曾公開在佈道時批判該行動的主教蓋倫「被退休」了,要知道,基於主教蓋倫對教區居民的影響力,「被退休」已經是比「被處決」更好的結局了。是的,如此令人感到恐怖的結局──即便我們是本民族,我們也有可能死在本民族優生學的屠刀下。何況我們也有可能會因為意外而成為那些「無價值生命」中的一個。──排除蘇聯利己而投機的外交策略,這才是納粹政權遭到反抗與圍剿的根本原因。至於正確的經濟政策,美國走出大蕭條等案例也已經證明只要方法正確就行,跟極端民族主義的實行沒有絕對關係。


而且有必要提及的是,納粹政府的種種作為,事實上也引起包含國防軍在內的各界高層共200多名高層參與的政變行動(最後失敗),史稱「7月20日密謀案」。當時陸軍上校克勞斯·馮·史陶芬堡作為該行動的主要執行者之一,他曾留下一句話:「做這件事的人需要明白,人民可能會說我們是叛徒,但如果不做,我們就是良知的叛徒。」一切的動機,都是因為與許多反對希特勒的將領一樣,親眼目睹了納粹在東部戰事的暴行,尤其是屠殺猶太人之事。──試問,當「本民族」的身分再也無法保障本民族人民的生存福祉,而最後都要屈服某種意識形態的屠刀下,這還是「為了民族前途好」的意識形態嗎?那些德意志的「人民叛徒」們已經用自己的生命,給了我們解答。


不過,讓我們把話說回我們中華民族自己身上吧。我們中華民族最引以為傲的文化成果,便是在為人處事上講究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與他國比起來,我們對道德與良知的研究是最悠久而完備的。尤其孔孟推崇仁愛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希望我們懷抱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我們對人──無論何種人的愛心都是與生俱來的,特別我們中國歷代以來,「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所以,一從本民族的角度而言,要捨棄自己值得推崇的好文化,而要去求別人的殘次品,對於任何一個肯定、認識到本民族文化價值的人來說,這根本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二也是從本民族的角度而言,永遠留給民眾一個用選票制裁政客的權力,以及一個用會議桌協商化解各種爭奪的平台,才能對本民族生存利益提供成本最低且前景最好的發展。原因我在類似的文章也提過(註1),簡而言之,終歸是踩個剎車所需要的社會成本問題。


由此看來,極端民族主義及其所帶來的暴政,不僅非我民族文化思想所能容,也並非是我增進民族生存利益的首選。所以即便我退了一萬步,我也是絕對不接受他們的思維、主義與辦法的,我也會認為他們的「善心」,是一種扭曲的「善心」──無論出於被動或自願,那終究是扭曲的。何況,曾被冠以「法西斯主義者」的蔣公就曾經評價:「法西斯主義注重民族主義,卻不重視民權和民生主義,而且法西斯主義者的民族主義,只注重自己民族的利益,忽視其他民族的利益。...所以這些政黨的政策,都可以說是偏而不全。」(註2)如果我們是一群自認為尊敬蔣公、繼承蔣公遺志的人,那麼蔣公的原則就是:他只拿好辦法來用,絕對不做納粹主義、共產主義等暴政拙辭的信徒,那我們就更要敬而遠之。我們絕不能忘記當年蔣公要掃蕩共匪、拒絕納粹,乃旨在反對一切根本不想尊重他人、還要用暴行凌駕一切的人。因為一個重視對話、尊重、協商的民主憲政環境根本無法為他們所容──這正是國民革命掃蕩中國民主憲政障礙的根本意義。


那麼,我們復興國家民族無上、強大而源源不絕的動力來源究竟在哪裡?有句話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隨著我們有能力幫助更多的人過更好的生活,我們自然也會有更多的成就感。因為這代表我們有足夠的能力,承擔起更多的責任、生命與未來──由本民族「濟弱扶傾」的思想與實力累積的成果,才是我中華民族自信長久不敗的唯一保證!


註1:見筆者《法治與人治》一文。

註2:《國父遺教概要》附錄一,三民主義之體系及其實行程序


民國114年01月31日

無料民國

Close Menu